如需要了解详细内容,请联系:021-26093750;021-26093352
详细>据中汽协数据,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跃居世界第一,2015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2022年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呈现逐步加速的态势,与国内市场销量增速放缓形成鲜明对比,剔除掉今年3,4月份低基数效应影响下的高出口增速,整体出口增速在去年10月开始高于内销量增速。分地区来看,目前我国新能源车主要是出口西欧和东南亚市场,近两年西欧和南欧的比利时、西班牙、斯洛文尼亚和和英国等成为出口亮点,而今年对泰国等东南亚国出口走强。从出口方式来看,目前我国有整车出口和产业链出口两种模式,整车出口未来可能受到地缘政治以及目的国的一定抵制,而产业链出口不仅带动当地就业与经济,也能帮助我国车企扩大全球汽车市场份额,推动产业规模进一步提升。
数据来源:产业在线,Mysteel
通过借鉴日韩车企的出海路径,可以帮助我国车企更合理的布局产能,发挥自身优势。从出海背景来看,日韩车企均因为本国需求增长有限而转向布局海外市场。虽然我国目前新能源产销均处于快速增长期,且本土市场空间较大,但随着传统车企加快新能源转型,在华的电气本土化研发和供应链配套逐渐成熟,国产品牌的领先优势可能会缩小。因此提前布局海外,扩大市场份额,有利于对冲未来的激烈竞争。而出口路径也出现了一定相似,我国与日本车企都从东南亚等欠发达地区开始投资布局,利用当地的成本优势以及优惠政策稳扎稳打,化危机为良机,在全球经济环境较差以及贸易摩擦期间加速全球扩张。所不同的是,我国车企出海目前尚不具备集群效应,相互扶持,资源互通尚未成型。
中日韩汽车产业出海路径对比
东南亚地区目前为我国车企投资热土,其中发展机遇较大。东南亚市场不仅体量大,且具备相对完善的配套体系,新能源渗透尚处于初期阶段。泰国凭借完善的供应链、熟练的劳动力和支持性政策正成为我国车企投资的主要目的地。2023年前5个月,中国企业向BOI提交了93份投资促进申请,总投资额超过310亿泰铢。泰国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汽车消费国之一,拥有近7000万人口和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另外,印尼拥有丰富的镍资源以及政策导向,也吸引我国车企投资布局。
尽管出海布局产能机遇较大,但不应忽视扩张过程可能遇到的挑战。不可否认,我国与日韩车企的出海都是通过产品本身的性价比优势,因此面对东南亚市场的其他高性价比车型,我国车企应避免陷入价格战,应该利用产品的质量优势以及可靠的售后服务体系塑造技术和品牌底蕴。此外,充电标准之争也可能在未来上演,随着越来越多汽车厂家的加入,特斯拉的充电技术似乎已逐渐成为“行业标准”,而这也将对加速出海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带来新的挑战。因此,我国车企需在充电技术研发和推广上加大投入,提高充电效率、降低成本,并且与相关产业链合作,共同推动电动汽车充电的普及和发展,将标准走出去将助力产业链出海。
资讯编辑:张浦东 15374616029 资讯监督:宋小文 021-26094314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
免责声明:Mysteel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归Mysteel所有,转载需取得Mysteel书面授权,且Mysteel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与交流,并不代表Mysteel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Mysteel(021-26093397)处理。